索引号: 13562467/2022-05663 主题分类: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 发布机构: 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分局
成文日期: 2022-08-30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伊逊河牌楼至半截塔段生态河道治理一期工程、围场县半截塔镇医疗分中心建设项目、承德御道口农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建写字楼项目环评拟审批公示
2022-08-3009时53分 浏览次数:

2022830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有关要求,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批。现将该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拟审批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自公示之日起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以下拟作出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电话:0314-7528571  传真:0314-7528189   通讯地址:围场县围场镇木兰南路行政服务中心   邮编:068450

序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地址

建设单位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项目基本情况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公示日期

1

伊逊河牌楼至半截塔段生态河道治理一期工程

伊逊河牌楼至半截塔段位于伊逊河一级支流蚁蚂吐河,工程位置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整治河段流经半截塔镇、下伙房乡。工程起点地理坐标为E117°23′39.770″,N41°58′12.672″,终点地理坐标为E117°25′9.068″,N41°56′29.314″。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水务局

河北圣泓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3.2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伊逊河牌楼至半截塔段生态河道治理一期工程

项目代码:2011-130828-89-05-118804

批复文号:围行审投[2021]5号

建设单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水务局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11308280009772092

法人代表:王华

建设性质:新建

国民经济行业类型:E4822 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

环境影响评价行业类别:四十六、水利-145、河湖整治

建设地点:伊逊河牌楼至半截塔段位于伊逊河一级支流蚁蚂吐河,工程位置位于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整治河段流经半截塔镇、下伙房乡。工程起点地理坐标为E117°23′39.770″,N41°58′12.672″,终点地理坐标为E117°25′9.068″,N41°56′29.314″。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

项目投资:本工程总投资3130万元,项目本身为生态河道治理工程,属于生态环保类工程,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为100%。

劳动定员:项目人员配置本着高效、精简的原则,领导小组为临时机构,下设的办公室抽调5~10人作为工作管理人员。项目实施结束,办公室撤销,其工作人员不作为项目定员。项目业主管理项目,管理人员主要由现有人员承担,不新增编制,用人仅按工作需要临时聘用。施工单位施工人员以20人计。

3.3 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

3.3.1 项目建设规模

项目工程内容分为河道修复工程和生态绿化工程两大部分,河道修复工程包括蚁蚂吐河燕格柏大桥下游段和燕格柏河燕格柏大桥上游段两部分。

(1)河道修复治理工程规模

①蚁蚂吐河燕格柏大桥下游1.82km河道,总占地面积321亩。

②燕格柏河燕格柏大桥上游2.70km河道,总占地面积365亩。

(2)生态绿化工程规模

河道生态绿化工程河道生态绿化工程总绿化面积为330586m²。

 

9.1.3.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和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结论

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为扬尘,包括场地土地平整等施工过程产生的扬尘,建筑物料堆场及建筑垃圾堆存处产生的扬尘,建筑材料、设备的运输及建筑垃圾清运引起的道路扬尘。根据施工单位介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已按照《河北省扬尘污染防治办法》、《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强化措施18条》及《承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承德市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承市政办字[2010]150号)等相关要求落实各项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为生态河道治理工程,运营期无大气污染源,不产生大气污染物。

9.1.3.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和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结论

施工期

项目建设阶段废水主要为:基坑排水、施工场地雨季地表径流和施工人员生活盥洗污水。针对施工场地雨季地表径流和施工过程产生的基坑排水,施工单位在河道管理线外设置临时沉淀池,河道内施工产生的基坑排水和施工场地内的雨季地表径流全部集中收集至临时沉淀池内沉淀后用于运输道路洒水降尘和区域绿化使用,污水不进入河流。管道冲洗、试压废水通过临近的污水井排放,沿途检查段产生的污水可用于沿线绿化或降尘使用。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人员生活污水用于居民区域洒水降尘,对河流水环境质量无明显影响。

项目建设阶段废水主要为:基坑排水、施工场地雨季地表径流和施工人员生活盥洗污水。项目导流围堰及河道清理、生态护岸建设属于涉水工程,建设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扰动地表水体,引起局部水域泥沙的悬浮,从而引起悬浮物浓度增加。同时,河底淤砂的抬升将释放出一定的营养物质,导致局部化学需氧量和总磷浓度升高。

通过合理安排施工期时段,加强导流和基坑排水,尽可能做到干场作业,可降低对河流的扰动,减少河流水体污染物的浓度升高。同时,河道修复工程分段施工,各段施工时段较短,不在同时间进行大2022年8月29日范围扰动,可减少累积性污染水污染影响。总体而言,通过导流施工、分段施工,可减少河道修复工程对水体的扰动,且产生的悬浮物不会对水体水质造成较大不利影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以及上游来水的稀释混合,水体中的污染物可较快恢复到接近原有水平。

针对施工场地雨季地表径流和施工过程产生的基坑排水,要求河道内施工前,施工时在河道内侧开挖排水沟和集水井,采用水泵将水抽排至导流渠,每隔50m设置一座集水井。集水井兼作沉淀池,澄清水用于区域道路洒水抑尘和绿化使用,污水不再进入河流。

项目不设置施工营地,租用周边民房,人员生活污水用于居民区域洒水降尘,对河流水环境质量无明显影响。

2)运营期

本项目运行阶段无污水产生和排放。项目拟进行河流生态治理河段河道比降较陡,项目对河道进行河流生态治理,不会导致河道整体纵坡发生明显变化,不会导致河流流速发生明显变化,同时项目河道生态治理工程依照现有河道宽度进行,不会导致河道水面宽度发生变化。项目对河道进行生态治理,无拦河建坝工程和取水工程,因此项目的建设运行不会导致河流的水温出现分层,不会导致河道径流流量发生明显变化。项目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实施后,河流流速和流量不会发生改变,河道内径流流量规律不会受项目的影响,河道径流补充仍为自然降水补充。

项目的运行无污水产生和排放,对地表水水文情势无显著影响,运行阶段地表水环境影响可接受。

9.1.3.3声环境影响分析和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结论

项目建设阶段产生的噪声包括设备噪声和运输噪声。建设单位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规范设备操作、设备定期维护、合理安排时间(夜间禁止施工)、加强施工管理、车辆经过村庄减速慢行、车辆禁鸣等降噪措施,以降低施工期噪声环境影响。

9.1.3.4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结论

项目建设阶段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河道清理产生的垃圾和淤砂、施工挖掘产生的表土、集水井沉淀物、职工生活垃圾。

根据河北省水利厅关于《河道整治弃砂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冀水河湖函(2021)2 号)要求,河道砂石应实现资源化利用。项目弃砂主要为圆砾、细砂,夹杂少量粉土,弃砂(土),弃砂(土)弃砂(土)由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政府组织拍卖。为规范弃砂的临时堆存,设置临时堆存场1座,用于弃砂向接受方运输之前的临时中转场地。

施工期部分临时占地区域需进行表土剥离施工,表土集中收集至淤砂临时堆存场,独立分区贮存。表土堆场顶部采用编织布覆盖,四周设置截洪沟,防治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表土全部用于施工和绿化。

项目集水井沉淀物随同河道内清理弃砂一同运至临时堆存场,由县政府组织拍卖。

项目河道垃圾产生量分拣后利用垃圾桶存储,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卫生填埋。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利用垃圾桶收集,运至附近的垃圾转运点,由环卫部门清运至生活垃圾填埋场。

综上,施工期固体废物均可综合利用或妥善处置,固废处置措施简单易行、经济可行。

9.1.3.6生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可行性分析结论

1)施工期

①土地利用影响

施工期间工程占地会改变原有土地使用功能,由于作业区内地表层的清理、开挖、碾压、践踏等,导致原地表覆盖层的消失,裸露土地面积增加,开挖造成的土体扰动使土壤的结构、组成及理化特性等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土壤的原有使用用途及植被的生长发育等,对原有土地利用形式产生一定影响。项目施工完成后,对临时占地进行迹地恢复。项目对土地利用格局的改变是临时性的,经恢复后不改变占地性质和功能。

②对植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临时占地区域主要为河滩地,植被稀疏,主要为杂草灌丛植被和少量农作物,项目临时占地对当地植被破坏程度轻微。施工后期,随着迹地复绿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减小临时占地对植被的不利影响。本工程施工对地表植被影响较小。

③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工程施工期对动物的影响,主要是运输、施工噪声和人为活动,迫使动物离开施工附近区域。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人员活动的控制,减少对动物的干扰,夜间尽量减少活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在动物活动频繁季节停止施工。在此基础上,工程建设对动物的影响小。

④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施工期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包括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鱼类的影响。

项目河道淤砂清理、生态护岸建设时会扰动河道底部导致泥沙抬升,造成河流局部区域悬浮物含量升高。悬浮物的增加使得施工河段内局部水质浑浊,水体透明度下降,光照强度不充足,有使溶解氧降低的可能,同时,对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在施工期结束后,河流迅速澄清,浮游植物的生境通过上游补充等途径可得到较快恢复。

施工期造成局部河段悬浮物含量增高,对滤食性的浮游动物产生一定影响,过量的悬浮物有导致滤食性浮游动物过滤系统和消耗系统堵塞的可能,另外,悬浮物附着在浮游动物的体表,也会对其生理机能带来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河道内淤砂清理工程和生态护岸建设的建设均会对河道底质带来扰动,对在施工河段内栖息的软体底栖动物影响尤为显著,施工过程破坏了其生境,但对蜉蝣目等游动类底栖动物影响较小。

项目河流整治工程所在河段内无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和洄游通道以及天然渔场。施工期人和机械的活动对鱼类造成一定惊扰,会使施工河段内的鱼类被迫向上下游迁徙,但对鱼类的生境和生物量影响较轻。施工过程对鱼类的主要影响主要表现为悬浮物对幼鱼苗的伤害,另外,工程施工导致的浮游生物和底栖动物生物量的减少,将影响到鱼类对食物的摄取。

2)运营期

项目河道淤砂清理可增加了水面面积,消除了河道遮盖物,增加了光照的通头像,有利于沉水植物和浮游植物的生长,同时项目水生植物种植工程对水生生物的恢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项目的运行将有利于水生植物的繁殖和发展。项目建设后,由于地表水质向好发展,底栖生态系统将迅速恢复,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底栖生物多样性也将得到恢复,河道清理工程的实施将导致底栖生物河底生境面积的扩大和水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底栖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2022年8月30日

2

围场县半截塔镇医疗分中心建设项目

围场县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117度21分31.785秒,41度 56 分4.356秒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卫生健康局   

石家庄戈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围场县半截塔镇医疗分中心建设项目

项目代码

2206-130828-89-01-788214

建设单位联系人

赵卫军

联系方式

13831449242

建设地点

 围场县半截塔镇中心卫生院

地理坐标

117度21分31.785秒,41度 56 分4.356秒

国民经济

行业类别

Q8423乡镇卫生院

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

四十九、卫生-108、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842-其他(住院床位20张以下的除外)

建设性质

R新建(迁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建设项目

申报情形

R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部门(选填)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行政审批局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

围行审投【2022】125号

总投资(万元)

1571.35

环保投资(万元)

50

环保投资占比(%)

3.18

施工工期

18个月

是否开工建设

R

£是:             

用地(用海)

面积(m2)

2632.26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规划情况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规划及规划环境

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施工期大气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项目建设阶段土方挖掘及运输、土地平整、建筑材料装卸及堆存、工程施工、车辆行驶等过程产生的扬尘,对周边环境空气产生一定的影响。

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由于土石方挖掘破坏了地表的原有结构,造成地面扬尘污染环境。 扬尘量的大小与建设施工现场条件、施工阶段、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条件等诸多因素有关。施工场界周边无组织排放浓度一般达到 4-6mg/m3左右;当风速为 2.5m/s时,工地内的上风向对照点的1.9倍。同时,施工场地定期洒水对扬尘的抑制作用明显,场地洒水后扬尘量将降低28%~75%,大大减少其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

距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围场县半截塔镇医疗分中心紧邻的半截塔镇,结合《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全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冀建办安[2013]33号)、河北省住建厅《关于贯彻落实(全省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实施意见)的通知》(冀建安[2013]11 号)、《河北省建筑施工扬尘防治新18条标准》、《河北省扬尘污染防治办法》(河北省人民政府令[2020]第1号)等有关文件要求,为减轻项目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拟采取如下措施

在工程四周设置稳固整齐的围挡,围挡高度不低于 2 米;

场地进出口道路等进行硬化处理;

项目建设产生的废弃土石方优先进行回用,多余的及时外运,不在施工场地内设置 大型废土石方堆存场,少量土方临时存放采用苫布遮盖,堆场远离周边居民区设置;

对于装运含尘物料的运输车辆加盖篷布,控制和规范车辆运输量和运输方式,控制物料的洒落;建设场地设置车辆清洗设施,车辆冲洗干净后再驶出工地,从事运载建筑原料、 建筑垃圾、渣土的车辆符合相关规定,渣土运输车按批准的时间、线路行驶;

对于运输车辆和机械扬尘,采取洒水湿法抑尘,对建设现场和进出道路洒水,使空气中的扬尘降低75%左右,大风天气加大洒水次数,大大减少建设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建筑材料用篷布遮挡,定期清运建筑垃圾,不长时间堆存,减少建筑材料在堆放时 由于风力作用产生的扬尘;

不在施工现场堆积大量物料,粉状材料如水泥、石灰等罐装或袋装,不散装运输;

文明施工。

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建设阶段场地周界外扬尘的排放满足《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标准》(DB13/2934-2019)中表 1 施工场地扬尘排放浓度限值的要求,项目的建设产生的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主要为施工作业产生的泥浆水、受雨水冲刷造成地表径流而形成的泥浆水等施工污水及工人的生活污水。

项目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受雨水的冲刷,雨后的地表径流冲刷浮土、建筑砂石、 垃圾等会形成泥浆水。通过在施工现场修建临时性集水池,将雨后地表径流形成的泥浆水和 施工废水引至集水池收集处理后,用于建筑场地的洒水降尘及周边植被的绿化使用,不外排。

 建设过程中工人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主要是工人的盥洗用水,水质较为清洁,泼洒至 施工现场用于降尘或周边植被绿化使用,对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距项目最近的敏感点为围场县半截塔镇医疗分中心紧邻的半截塔镇,项目建设过程中,噪声主要来自建设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的噪声,根据类比调查,其产生源强一般为:施工机械80-95dB(A);车辆70-85dB(A)。

采取的措施为:

选用低噪声的设备和先进的工艺,保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转状态,闲置设备及时关 闭,定时检修;

夜间 22:00~次日早6:00不建设,不在同一时间集中使用大量的动力机械设备,如 6:00~22:00期间使用噪声值大的设备分散使用;

在需连续建设施工的特殊工段,首先做好区域协调工作,然后经过有关部门批准, 办理相应手续后,公告,在征得同意后实施;

对于运输建筑材料、土石方等物料的车辆,不在敏感时段运输,加强管理,车辆减速、不鸣笛,场地内运输车辆不长时间行驶;

加强建设阶段的环境管理工作。

6) 以上措施均在建筑施工单位的工程实际中广泛采用,应用实践表明以上措施切实可行,采用后能较好地减轻建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建设阶段施 工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的要求,达标排放, 对周围声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弃土、弃渣、建筑垃圾和工人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的特征是产生量大、时间短,而且是局部的,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石及建筑 垃圾等指定地点堆存,优先进行回用,剩余部分及时清运,送至区域指定建筑垃圾场堆存处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送至区域指定垃圾集中堆存点,由区域环卫部门统一负责处置,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在采取上述措施后,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得到妥善处置,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项目选址位于已经开发平整的建设用地地块,不重新开拓地块,不新增生态环境影响。 项目现有厂区已进行地面硬化,主要的工程建设内容是楼房等,项目的建设本身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较小。

 

2022年8月30日

3

承德御道口农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建写字楼项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牧场迎宾路(117度05分39.526秒,42度 15 分49.886秒)

承德御道口农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环嘉润环境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名称

承德御道口农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建写字楼项目

项目代码

2205-130828-89-01-121640

建设单位联系人

刘玉华

联系方式

15531457428

建设地点

  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牧场迎宾路

地理坐标

(117度05分39.526秒,42度 15 分49.886秒)

国民经济

行业类别

K7010 房地产开发经营

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

四十四、房地产业

建设性质

R新建(迁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建设项目

申报情形

R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部门(选填)

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行政审批局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

围审批备字【2022】35号

总投资(万元)

2896.93

环保投资(万元)

100

环保投资占比(%)

3.45

施工工期

2022.10-2024.5

是否开工建设

R

£是:             

用地(用海)

面积(m2)

5019.34

专项评价设置情况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试行)》 中的要求,“涉及环境敏感区的项目应开展专项评价”。本项目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御道口景区内,因此需设置生态环境专题评价。

规划情况

规划环境影响

评价情况

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

 

 

 

 

 

 

 

 

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内容

要素

排放口(编号、

名称)/污染源

污染物项目

环境保护措施

执行标准

大气环境

生活垃圾

垃圾恶臭

日产日清,及时清理

经扩散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地表水环境

生活污水

COD、BOD5、氨氮、SS、动植物油

经化粪池初步处理后,排入御道口牧场污水处理厂处理。

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1996)三级标准和御道口牧场污水处理厂进水指标要求。

声环境

进出车辆、附属设施  

噪声

限速行驶,禁止鸣笛。

对地下室通风设施进行设备间封闭运行、消声;对配电室和水泵等进行设备间封闭运行、减震措施,风机采用消声装置,以及绿化带隔离。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22337-2008)1类、4类标准要

电磁辐射

/

/

/

/

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化粪池污泥;生活垃圾倒入指定垃圾箱,委托环卫部门日产日清,统一处理。化粪池污泥定期清掏由环卫部门拉运处理。

生态保护措施

施工期(1)施工时,施工现场应采取设置施工围挡,建筑垃圾、集中堆放的土方和裸露场地采用严密苫盖、定期喷水压尘、及时清运、绿化等降尘措施。另外,项目动土工程避开雨天,避免强降雨造成水土流失。(2)牵张场、施工便道的选线应避免和尽量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和影响,减少临时占地,施工便道原则上利用现有道路或在原有路基上拓宽,工程结束后立即对施工便道进行植被恢复。施工中尽量减少弃方和借方,弃土在占地范围内铺平绿化,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原有土地类型。(3)项目施工应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减少临时占地,工程施工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尽量分片开挖、铺设、及时回填,尽量避免大开挖作业,减小地表 扰动面积,以减小对御道口景区原有地貌的影响。(4)项目施工前进行表土剥离,施工结束后将剥离的表土回铺用于植被恢复,对于施工完成的区域,要及时平整土地,并种植适宜的植物,根据原占地类型进行生态恢复。(5)加强施工管理和临时防护措施,对于容易流失的建筑材料(水泥)应及时入库,砂石料要集中堆放,同时在其周边用装土编织袋进行拦护,预防被雨水冲走,减少水土流失。(6)施工期间在人员活动、施工噪音、灯光等对当地动物以及鸟类的生境有所影响,对此,应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或提示牌,警示或提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野生动物出没要自觉保护,严禁伤害与猎杀任何野生动物。施工期间还应在场地四周设置围挡、警示杆,避免野生动物或鸟类误入施工区造 成动物或鸟类的伤亡。(7)采取围挡作业、分段分区施工、及时清运弃方、采取防尘抑尘措施、集中收集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并及时清运处理等措施,使施工区域能够及时恢复原有自然面貌,减小因施工对的景观影响。 运营期(1)本项目运营期主要为办公楼工作人员日常生活,对生态环境方面的影响很小。(2)定期对项目环境影响监测,对于安全隐患和不利环境影响及时进行处理(3)及时弥补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在植被恢复稀疏处,补种耐寒、耐 旱,易成活、生长快、绿期长,可粗放管理的本地适生草种,并定期洒水管护,可保证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利用性不会受到明显不利影响。本工程对生态影响主要在施工期,且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可逆的,在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后,能够将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降到最低;综上,设计及施工阶段充分考虑环保要求并采取相应环境保护措施后,本项目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很小。

其他环境

管理要求

◆环境管理组织机构

设立控制污染、环境的法律负责者和相关的责任人,负责项目整个过程(包括建设和生产运行阶段)的环境保护工作。

 ◆环境管理台账要求将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环保设施日常检查、环境事件等建立环境管理台账,落实环境管理台账记录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明确工作职责,并对环境管理台账的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负责。一般按日或按批次进行记录,异常情况应按次记录。

 ◆环保设施及措施运行及维护费用保障计划项目环境保护设施建设费用为100万元,占项目投资比例的为3.45%,环保设施投入处于企业可接受范围。项目生产运行阶段,主要环保设施有:封闭的泵房、化粪池、垃圾日产日清等,主要运行费用为电费、人工定期检修维护费等费用。项目生产运行阶段污染防治措施的运行维修,污染物的监测,及设备的管理费用,资金在建设单位的可承受范围内,项目生产运行阶段污染防治措施及设备能够正常运转,各项污染物达标排放。故项目所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经济合理,项目的环保设施运行费用在可接受范围内,环保措施在经济上可行。 项目污染物排放清单见附表 1 。

 

 

 

 

 

 

 

 

 

 

 

 

 

 

 

 

 

 

 

 

 

 

 

 

2022年8月30日

 

承德御道口农垦实业集团新建写字楼项目信息表(1).pdf半截塔医疗中心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情况表(1)(1).pdf覆盖承德御道口农垦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建写字楼项目最终版(2)(1)(1).doc覆盖半截塔医疗分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1).doc技术评估报告-伊逊河牌楼至半截塔生态河道治理一期工程.pdf伊逊河牌楼至半截塔段生态河道治理一期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说明.pdf

伊逊河牌楼至半截塔段生态河道治理一期工程-正文.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