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2410/2023-08693 | 主题分类: 综合政务 | 发布机构: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统计局 |
成文日期: 2023-07-06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2016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面对加快绿色崛起、晋位赶超的艰巨任务,面对“三年稳步脱贫,五年同步小康”的政治使命,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重大决策部署,按照“十三五”确定的“三个三”发展目标和“12345”发展战略,坚持稳增长、调结构、抓项目、促协同、强基础、惠民生,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奋发作为,全力以赴推动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90100万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2871万元,增长10.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92299万元,增长1.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4930万元,增长8.3%。三次产业结构为37.9:26.8:35.3。人均GDP实现25493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增长7.5%。
据财政快报统计,全年全部财政收入81298万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130万元,下降12.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18441万元,增长11.6%。
二、农 业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1050万元,比上年增长12%,其中农业产值377840万元,增长21.5%;林业产值67261万元,下降10.7%;牧业产值217123万元,增长2.2%;渔业产值2626万元,增长0.1%。
农业产业化总量476516万元,产业化经营率为59.48%。龙头企业22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6个),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实现129062万元;中介服务组织2个(其中省级重点龙头1个),实现销售收入1051万元;农产品生产基地4个,基地销售产值346403万元。
全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2879公顷(139.3万亩),下降0.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9897公顷(104.8万亩),下降2.5%;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2982公顷(34.5万亩),增长6.8%。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马铃薯42273公顷(63.4万亩),增长10.5%;玉米21413公顷(32.1万亩),下降23%。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中,油料2628公顷,增长36.9%;药材1190公顷,增长0.6%;蔬菜17535公顷(26.3万亩),与上年持平,其中设施菜573公顷,增长31.1%。粮食总产量284367吨,增长42.8%。其中马铃薯总产量(折粮)200130吨,增长85.2%;玉米总产量61880吨,下降16%。油料总产量5837吨,增长42.9%。蔬菜总产量1050275吨,增长3.4%,其中胡萝卜309360吨,白菜347343吨,甘蓝210560吨。水果总产量266979吨,增长2.4%,年末果园面积8861公顷。食用菌总产量4432吨,设施蔬菜产量23680吨,中草药总产量13449吨。
全年肉类总产量55745吨,比上年下降4.6%,其中:猪肉产量18779吨,下降14.8%;牛肉产量21220吨,增长1.5%;羊肉产量3070吨,增长3.1%;禽肉产量9449吨,增长1.6%。禽蛋产量17607吨,增长18.8%;牛奶产量35300吨,增长6.3%。牛饲养量35.36万头,增长4.5%,其中出栏13.75万头,增长6.1%,存栏21.61万头,增长3.5%。羊饲养量43.43万只,增长5.8%,其中出栏21.59万只,增长7.2%,存栏21.84万只,增长4.4%。猪饲养量48.11万头,下降7.6%,其中出栏25.32万头,下降12.7%,存栏22.79万头,下降1.1%。家禽饲养量926.95万只,增长0.3%,其中出栏604.15万只,增长0.5%,存栏322.8万只,增长0.1%。
造林面积38049公顷,其中人工造林14050公顷;森林抚育面积22001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71921公顷。林木种子采集量24吨,当年苗木产量15278万株,育苗面积747公顷,商品材采伐25.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8.3%。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14312万元,比上年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208213万元,增长5.8%。
4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总产值389605万元,比上年下降0.5%。分行业看,风电企业实现产值219236万元,增长10.2%,占比56.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39045万元,增长14.8%,占比10%;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产值28740万元,下降41.2%,占比7.4%;非金属矿采选业28737万元,下降3.7%,占比7.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4917万元,增长3.3%,占比6.4%;医药制造业15173万元,下降28.2%,占比3.9%;食品制造业14941万元,下降6.2%,占比3.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57883万元,增长6.6%;实现利税104096万元,增长35.2%,其中利润总额87450万元,增长31.9%。
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46320万元,比上年下降14.8%,实现增加值77987万元,增长0.6%。资质以上专业总承包建筑业企业23个。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47687平方米,增长6.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277252万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253269万元,增长11.8%;农村个人投资23983万元,下降22%。施工项目个数137个,本年新开工项目119个,其中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个数33个。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自年初累计完成投资1128581万元,增长11.8%;房地产开发投资124688万元,增长12.4%,房屋施工面积1023233平方米,增长51.7%,房屋竣工面积83436平方米,增长92.9%。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06767平方米,增长106.3%。
五、国内贸易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75279.3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78802.5万元,增长7.2%;限额以下单位实现396476.8万元,增长12.2%。分行业看,批发业实现销售额179859.3万元,增长14.4%;零售业实现销售额467046.7万元,增长11.9%;住宿业实现营业额40593.3万元,增长14.8%,餐饮业实现营业额69707.2万元,增长17.1%。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
全年引进市外资金34亿元,比上年增长4.6%;外贸出口创汇额317万美元,下降12.4%;实际利用外资6482万美元(全部为风力发电),下降42.3%。年末实有三资企业10家。
2016年,我县荣获“中国最美绿色生态旅游名县”称号,全县累计接待游客225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5.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2.1%。
七、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全县拥有客运车量854辆,其中班车324辆,出租车530辆;拥有营运载货汽车5100辆;公交车32辆。全县公路总里程302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3公里,国道296.6公里,省道166.7公里,县道263.9公里,乡道720.2公里,村道1484公里,专用公路27公里。
邮电业务总量25558万元 ,其中邮政1318万元,联通5040万元,移动16900万元,电信2300万元。年末本地电话用户16784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7482户,乡村电话用户9302户。移动电话用户40.4万部,其中移动26.8万部,联通9.4万部,电信4.2万部。互联网接入业务用户5.36万户,其中联通2.92万户,电信1.3万户,移动1.14万户。
八、金融和保险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746981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其中住户存款1139232万元,增长18.1%;贷款余额971387万元,增长20.6%,其中住户贷款619226万元。
2016年末,全县保险经营主体12家,其中财产保险经营主体9家,人身保险经营主体3家。全年全县保险经营主体实现业务收入50800.19万元,增长19.8%,其中财产保险业务总收入15162.22万元,增长7%;人身保险业务收入35637.97万元,增长22%。全年支付保险赔款和给付12619.78万元,增长15.2%,其中财产保险赔付6103.22万元,赔付率为40.25%,寿险赔款及满期、年金给付6516.56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16年现有小学61所,初中13所,普通高中2所,幼儿园309所,特教学校1所,中职教育(包括职教中心和进修学校,其中进修学校只短期培训、无全日制在校生)2所。小学在校生41009人;初中在校生18187人;普通高中在校生8312人;幼儿在校14266人,特教学校在校生64人。教职工5412人,其中专任教师4586人。
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到70家;全年申报包装科研项目26个,列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9项;组织申报2016年度承德市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取得市级以上科研成果8项。全年受理专利37件,专利授权14件,消除“零专利”企业2家,全年消零企业累计达到13家。
十、文化体育、广播、卫生
《萨满舞》、《百福刺绣》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年送文艺、送图书下乡40场,送戏下乡80场,送电影下乡3744场,彩色周末10场;成功举办了春节文艺晚会、承德市首届冰上龙舟争霸赛、大清坊杯首届全民健身长跑友谊赛、“体彩杯”广场舞大赛、皇家御道自行车公路挑战赛、全县羽毛球公开赛、县职工台球赛、首届健身舞邀请赛、“庆七一”全县职工乒乓球友谊赛、承德市第四届大众跆拳道比赛、首届哈里哈定向越野徒步挑战赛等大型文体活动。广播电视台全年本台新闻发稿1360条,市220条,省及中央18条;本台播出专题片52部,市以上18部;电台新闻发稿本台1360条,市209条,省及以上2条。
年末实有乡级以上卫生机构48个,实有床位2013张,卫生技术人员1258人,其中执业医师436人,执业助理医师196人。村级卫生室312个,执业(助理)医师98人,乡村医生643人。诊所138个,执业医师112人,执业助理医师32人。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全县总户数199799户,年末户籍总人口541768人,其中男性282508人,女性259260人;城镇人口108916人,乡村人口432852人。据卫计部门统计,当年累计出生人数5564人,其中男性2874人,女性2690人;人口出生率10.26‰,死亡人数2386人,死亡率4.4‰,人口自然增长率5.86‰。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年末常住总人口427615人,城镇化率为37.11%。
据抽样调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38元,增长11.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811元,增长8.5%。城乡居民收入比由3.00缩小至2.92。
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累计达26201人,全年征缴基金8993.59万元,为7616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19870.11万元;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为4391人,全年征缴基金6837.22万元,为9151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25627万元;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县参保总人数为283883人(含待遇领取人员),全年征缴基金2438万元,为68636名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6647万元。失业保险参保总人数为9684人,全年征缴基金1556.81万元,为359人发放失业金262.41万元。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为25732人,全年征缴基金807.64万元,为110人发放工伤保险金495.90万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为29446人,全年征缴基金9534万元,基金支出9324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为49970人,全年征缴基金2122(含中央、省、市补助)2077万元,支付医药费1951万元。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为21891人,全年基金征缴439万元,支付保险基金294万元。新农合参保总人数403890人,共筹资22617.84万元(其中个人缴费6058.35万元,中央、省、市、县补助16559.49万元)。截至2016年12月31日,合计补偿66439人(其中住院补偿78318人,门诊补偿568295人,分娩补偿1251人,特殊病门诊16527人),支付补偿款合计20644.05万元(其中住院补偿17502.68万元,门诊补偿款2271.82万元,分娩补偿款62.55万元,特殊病门诊807万元)。
全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459户,人数6329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8699户,人数41452人;养老机构16个,床位1302张。
十二、环境保护
2016年我县空气质量全省排名第10;综合指数为4.95;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84天,PM2.5浓度为47微克/立方米。县城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伊逊河石片和小滦河半壁山2个跨界考核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8938-1996)Ⅲ类水体标准;伊逊河上游断面水体改善明显,与去年同期相比,水质类别由Ⅲ类提升为Ⅱ类。
注:
1、本公报公布的地区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等数据为快报数。
2、全县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额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为可比价速度,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为现价速度。
4、全县总人口取自公安局户籍人口;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取自计划生育报表。
5、一、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部分的数据资料取自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