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3562902/2023-10348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机构: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四合永镇 |
成文日期: 2023-11-27 | 文件编号: | 有 效 性: 有效 |
围四政〔2023〕12号
四合永镇人民政府
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
排查处置工作机制
各办站队中心、各村(居)委会: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决策部署,常态化开展全镇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切实维护全镇政治社会持续稳定,坚决做好首都“护城河”。根据上级工作要求,决定建立镇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政治安全组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机制(以下简称“机制”)。
一、职责任务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决策决议和县委县政府以及镇委镇政府关于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部署;
(二)研判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形势,分析风险隐患形成原因及暴露出的问题短板,提出对策建议;
(三)加强情报信息综合分析研判,做好政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评估、监测、预警工作;
(四)组织开展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
(五)协调指导涉事行政村和有关部门依法妥善处置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
(六)完成上级交办的有关工作任务。
二、成员单位
机制牵头单位为镇平安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为镇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
三、运行方式
(一)建立专班。成立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专班,专班设在镇司法所,由政法书记负责,各站口安排1名同志参加,适时集中力量办公。统筹协调各行政村及有关部门做好日常政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及时汇总上报相关情报信息,加强风险研判预警,推动做好防范处置工作。
(二)专题会议。每月召开专题会议,由政法书记主持,有关成员单位分管负责同志参加。通报全镇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情况,分析研判形势,研究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重要事项,安排部署重点工作。协调推动开展情报信息、侦查打击、风险防范、排查化解等具体工作。
四、排查处置重点
1.美西方对华遏制打压、攻击抹黑风险;
2.美西方驻华使领馆、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外媒体等渗透破坏风险;
3.境内政治重点人、境外反体制重点人滋事风险;
4.境外敌对势力策动“街头政治”“颜色革命”风险;
5.境内外涉我暴恐活动风险;
6.各股分裂势力滋扰破坏风险;
7.涉高校、网络、法学法律界、文化社科等意识形态风险;
8.涉青年、劳工、妇女、LGBT 等领域风险;
9.境外宗教渗透和境内非法宗教活动风险;
10.新技术新应用涉政治安全风险;
11.经济、民生等风险向政治安全领域传导风险;
12.重大敏感涉政案事件应对处置风险;
13.重大会议、活动受滋扰破坏风险;
14.敏感节点敌对势力滋事风险;
15.可能影响首都安全稳定的突出风险;
16.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渗透窃密风险;
17.周边及国际形势变化、热点事件涉政治安全风险;
18.其他可能影响政治安全的突出风险隐患。
五、工作措施
(一)源头预防制度。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以人民为中心着力化解信访问题,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全力化解矛盾纠纷,坚决防止敌对势力插手人民内部矛盾。充分运用人力和科技手段,努力获取内幕性、预警性、行动性情报信息,及时发现影响政治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可能引发重大案事件的风险隐患,综合全方位全领域情况,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力争将涉政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风险隐患动态管控制度。各行政村及各站所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认真进行分析研判,确定风险等级并建立更新台业实行动态化、清单式管理,定期立销账,并标注高、中,低风险等级,明确一般、紧急、特急紧急程度,内部、秘密,机密,绝密等保密程度,确定涉及地区、工作措施、完成时限。完成情况以及责任单位、责任领导、责任人等,对已经化解到位的实行对账销号、确保解决一个、巩固一个、防止反复,对新排查发现的重大风险隐患,要及时纳入清单,落实防范处置责任、措施。
(三)常态化排查制度。要坚持常态化开展全覆盖、无盲区、拉网式排查,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信息准。要树牢固本强基意识,通过开展风险隐患排查化解工作,实现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普通排查与重点排查的有机融合,结合重要时期、敏感节点、重大任务等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排查。进一步健全完善源头预防、风险评估、排查化解、应急处置、协调督导有机结合的制度体系,切实增强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实效。
(四)防范处置制度。对列入清单的风险隐患,要确定专人专班,一抓到底、紧盯不放。深入分析风险隐患形成原因及暴露出的问题短板,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并逐一研究落实防范化解的具体措施,及时补齐短板、堵塞漏洞,切实筑牢安全防线。对确因客观条件、历史原因、政策规定等一时化解整治不了的,要建立健全常态应对工作机制,落实有效防控措施,严格落实领导包案责任,有序稳妥推进化解处置,确保风险隐患不外溢、不升级、不扩大、不激化,严防形成现实危害。
(五)督查督办制度。要加大对政治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的督导力度,结合重大活动、敏感时期安全保卫等,提前制定计划方案,明确督查重点,确保任务、目标、措施落地落实。适时组织实地检查督导,并将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情况纳入平安建设政治安全工作考核内容,对维护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采取正向激励机制,在考核评价等工作中,对主动发现、主动打击的不作为减分项,形成好的经验做法和重要成果的视情况予以加分;对排查不到位,处置不得力特别是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据有关规定处理。
(六)领导责任制度。要发挥系统指导作用,结合自身实际,成立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专班,分管领导负责,专班设在分管部门,建立完善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机制。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细化任务清单、责任分工,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切实做到情报信息联查、问题隐患联治、应急处置联动,认真落实政治安全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处置工作各项责任。强化追责问效,对履职尽责不到位,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依纪追究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