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往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国道233与棋盘山镇交叉口处,融合塞罕坝和“三牛”精神,打造“三牛聚力 松耀棋盘”的造型松主题公园让人眼前一亮。采用三个象形牛字效果和北斗七星布局的景观设计,象征在新时代、新挑战下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以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走好“二次创业路”。
“这是我镇今年落实“揭榜挂帅、乡局联动、部门协同”行动,围绕木兰园艺造型大赛,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屯绿化提升打造的景观节点,同时也代表着我镇干部群众走好“二次创业路”的信心和决心”棋盘山镇镇长郭朋说。
秉承着“党建引领,重点示范,以点带面,共建共享”的原则,棋盘山镇党员干部群众齐发力积极践行“塞罕坝”和“三牛”精神,打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仗”,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大会战。以二十九号村为示范点,动用挖掘机、铲车、农用车等大型机械,对村庄内外、巷道两侧、房前屋后的杂物、生产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乱堆乱放现象进行彻底清理整治,累计使用义务机械50余次,发动志愿者义务清理示范点及沿途环境卫生110余人次,筹得“种子”基金捐款1.9万元,整体节点打造折合资金为6.7万元。
如今走进二十九号村,干净整洁的景象映入眼帘,道路宽阔平坦,文化墙粉刷一新,房前屋后干净整洁,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农作物长势喜人,放眼望去一幅生机盎然、风景秀丽的美丽乡村图景。“在这里生活这么多年,第一次感觉变化这么大,现在道路两旁栽满树木花草,村里道路干净整洁,出门感觉心情好多了。”村民张伟说。
二十九号村6组村民刘鹏,正拿着笤帚清扫自家门前的区域。“我这次按照‘门前三包’责任制度,镇政府又给我们指导不合适的地方,现在做得更细致了,我家还得了流动红旗呢!”刘鹏高兴地说。
如今二十九号村全村368户村民均已实现门前“三包”。“村民主动承担房前屋后卫生整洁、公共设施维护的乡村管理任务,将村民角色从“被管理者”转变为“共建者”,逐步转变村民环保意识,真正实现自己家园自己管理维护的淳朴乡风,彻底实现人居环境的美化。”二十九号村村党支部书记张志国说。
颜值大提升只是棋盘山镇“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彩一隅。为让乡村环境变美,棋盘山镇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和“二次创业”思想为引领,以县委、县政府对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屯绿化提升安排部署为指导,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实施“整”“合”“包”三项举措,推进镇村面貌改善提升。目前,共计清理积存生活垃圾252处,11870立方米,清理积存建筑垃圾46处,3226立方米,清理粪污23000立方米,清理233国道沿线两侧、伊逊河支流沿岸5000余米,粉刷墙面800余米,规范农户庭院卫生230户,建设美丽庭院35户。同时,组建“护绿”大队,开展“植树护绿”志愿服务活动,共栽植各类树木3.79万株,全镇村庄绿化面积2520亩,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43.45%,镇村面貌明显改善。“在整治过程中我们实行“六员”合一,抓群众意识转变。积极引导监管网格员、河湖管理员、公益岗人员、护林员、保洁员、党员在完成本职工作后参与各项志愿服务活动,投工投劳,共建美丽家园。同时实施“门前三包”,激发村民内生动力。”棋盘山镇副镇长张力均向记者谈起了该镇的做法。
环境治理好了,后期如何管理是难题,棋盘山镇创新方法“求实效”,推广典型经验,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一是实施环境卫生积分量星制度,对村民获得的积分进行贴星公示,每季度评比,进行精神奖励,不断提升群众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农户在年底可凭借相应的积分去指定的积分兑换超市兑换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达到激励和带动参与的效果。二是实施“六员”绩效考核积分制度,将环境监管网格员、河湖管理员、公益岗人员等“六员”所在户的积分进行月度考核,鼓励积极参与义务活动,并同时对懈怠工作的人员进行工资扣减,实现正反双向考核,实现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通过互比互促、鞭策互进,逐步营造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人居环境整治氛围。
如今的古镇的街道干净整洁,新景观蔚然成趣,景观面貌“蝶变”展新颜,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宜居宜游,既有乡愁,更见未来。靓丽的生态环境是镇村振兴的突破口,棋盘山镇在“木兰松”产业带动下,以节点打造为载体,激发干群创业热情,形成了千亩万寿菊、千亩设施果蔬、万头优质肉牛、满蒙民俗特色旅游及木兰优质种苗五条特色产业示范带,提振镇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我镇将靓丽的生态环境作为镇村发展“突破口”“营养液”,攻难点、找拐点、出亮点,建设优质生态环境,产生洼池效应,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凝心聚力为“生态强县、魅力围场”提供有力生态支撑。”棋盘山镇党委书记毕成果说。